当前位置: 尊龙体育官网-尊龙官方平台 >> 文章详情
武汉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主引擎”已提速 “主战场”在冲刺
——武汉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挑战前所未有,斗争艰苦卓绝,成效好于预期”——2021年1月24日,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长王晓东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郑重地表示:2020年,是湖北、武汉“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和人民“交出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英雄答卷”。同时,还自信地提出,2021年“要全力回归正常,不仅要把损失的部分补回来,还要力争把应有的增长追回来,确保开局漂亮、全年精彩”。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湖北、武汉经济恢复重振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报告22次点名武汉,“拼”“抢”“实”“干”“进”成为武汉市代表团122位省人大代表的热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应勇寄予厚望:“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总定位,在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武汉这台主引擎在加速……
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报告也明确提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抓紧推动“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破题开篇。
“一主引领”,武汉当仁不让。“武汉之于湖北,相当于上海之于长三角。”在应勇眼中,湖北的问题不是“一城独大”,而是其他城市不大不强,武汉也还不够大、不够强。
应勇在参加武汉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武汉要以高质量发展论英雄,勇担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要强化“一主引领”,做强武汉龙头地位,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辐射带动全省全域高质量发展。要紧扣同城化这一关键,以交通互联互通为基础,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要提升经济形态,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符合自身定位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各类要素加快集聚;大力发展头部经济、枢纽经济、信创经济,引进培育更多有终端产品的头部企业;坚持集约节约用地,以绿色导向、效益导向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要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不断增强金融功能,加快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
“一主引领”的核心是做大做强武汉,强功能、聚要素、壮筋骨是其内涵。面对殷殷期待,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代表坚定回应:武汉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谋划推进“158战略体系”,坚定不移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这一总体定位;坚定不移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八大战略”,努力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业绩,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武汉贡献。
程用文代表表示,武汉将继续发扬“拼、抢、实”的作风,发挥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要增强支柱产业支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力、现代服务业带动力、数字经济倍增力,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要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格局,带动武汉城市圈发展升级;要突破性培育大市场、做强大流通、打造大平台;要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调动全社会创业积极性。
科技创新强驱动
做大做强,重在创新。武汉是全省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要让自主创新的种子开花结果,辐射全省,带动全省,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要以科技自立自强当英雄,勇担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吸人才、筑平台、强科研、快转化,全力打造各方面创新创造竞相迸发、涌流奔放的生态,努力把长板拉得更长、把优势做得更优,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面对报告提出“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提高‘钱变纸、纸变钱’能力,实现更多领域创新领先、发展领跑”要求,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等成为代表们热议的关键词。
叶毅代表提出,充分发挥湖北科教资源优势,深化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促进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既增强“钱变纸”的能力,通过科技活动形成更多科技成果;又增强“纸变钱”的能力,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承接创新成果的主体。
林文书、庄丹等代表,则不约而同将目光投注到高层次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建议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标准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推进大学社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建设环大学创新经济带。
赵立新代表进一步提出,在创新平台体系打造上,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与企业创新平台的衔接,推动创新平台的多方共建共享,提升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效益。同时,要对现行创新人才和成果管理的法规政策作全面梳理,找出捆绑、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症结所在。理顺政、产、学、研、社等分工协作关系,清除岗位身份和管理体制上的制度壁垒。建立贯穿创新全周期的配套服务体系,增强制度保障的系统性、连续性、协调性,营造高品质创新生态。
改革开放增活力
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面对“十四五”时期新机遇新挑战,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武汉要以深化改革开放争英雄,勇担湖北全面深化改革、锐意扩大开放的“主引擎”。代表们认为,要积极发挥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枢纽作用,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1979年,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恢复,带来全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破冰。走进新时代,湖北要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武汉的作用举足轻重。怎样实现新时代“货到汉口活”?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不断提升改革开放力度,促进武汉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对此,李丰代表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整体规划,建立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平台,进一步完善法治保障。结合武汉城市核心商圈及功能区规划,打造标志性商圈品牌,以“楚文化”为核心扶持本地化特色品牌。同时,进一步夯实物流、交通、信息网络基础,拓展对外开放功能平台。
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院报告,均拿出专门段落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杨治国代表心中,法治化营商环境正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更是良好营商环境的可靠保障。”
叶毅代表也认为,要始终坚持“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感受是第一标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落实。
赖春临代表强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要进一步加大加强宣传,提升市民获得感。
民生福祉优功能
2020年,武汉以“主战场”的格局和担当,展现了“英雄之城”的风采。代表们在审议中提出,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以坚守为民情怀做英雄。以全周期管理提升能力水平,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管理,以系统思维强化整体协同,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武汉样本”。
经历世纪疫情,公共卫生安全和百姓健康始终备受代表瞩目。叶红代表提出,从这次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来看,疾控机构在整个公共卫生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她建议进一步明确各级疾控机构职责定位,实行双重领导,理顺管理权限;强化疾控人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防控职能,推进防治一体化;建立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人员互通、信息互通、资源互通和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试点建设,打造立足武汉、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武汉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与疫情大数据应用系统等。
宋晓婕代表则就提高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出建议:针对传染病、多发病的诊疗及转化研究,尤其是临床基础研究要加大投入,建设国家级实验室,打造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事件反应中心;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检测能力建设;依托本地龙头医院,联合专业学会,组建公共卫生事件诊疗体系;制定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储备、人员调配、远程诊疗等应急预案。
2020年,武汉脱贫攻坚成效持续巩固,为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肯定成绩之余,马占军代表建言,必须切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保持优惠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
葛天才代表直言,希望政府在空间规划、用地保障、政策奖励等方面对乡村振兴工作给予更大支持。刘丹平代表将更多目光投向了推进长江汉江省域系统治理。他建议,统筹制定省内水环境功能区和生态保护总体规划;按照分区分段原则,统筹设立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强化上下游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统筹水资源调度、防汛排涝综合管控;统筹岸线资源整合,合理布局沿线港口设置;系统推进沿线河湖全面控源截污,实施重污染支流综合治理;上下游联动执法,严厉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来自社区的胡明荣代表始终关注社区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她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统筹推进各部门社会信息系统整合,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数据实时在线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快建设高水平的武汉社区干部学院,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李湛代表进一步建议,利用智慧信息系统改造老旧社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跨越和升级。同时,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供给,突出规划引领,形成协调联动,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老旧社区改造中。
罗建兰、沈爱贞两位代表分别聚焦校长人才队伍建设和学前教育工作。罗建兰代表建议,推行校长职级制,推动校长去行政化、去官员化,完善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平台体系建设,健全校长专业评价体系;推行校长轮岗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选荐优秀校长到农村办学,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提供保障。沈爱贞代表则建议,落实国家相关规定,进一步提升幼师工资待遇水平,提高学前教育保障经费标准。同时建议大力加强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的师资配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加大学生心理干预力度。(武汉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谭雅婷)
责任编辑:丁爱萍